联华检测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建筑(构筑物)安全检测鉴定 , 评估 , 排查及技术咨询

哈尔滨钢结构厂房安全检测公司


钢结构检测鉴定技术:

常见的钢结构检测技术共有三种,依次为模拟实验技术、破坏性实验技术及无损检测技术。模拟检测实验技术即通过对钢结构产品的仿真模拟进行检测的过程。即检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手段,制造出与实际钢结构及其相似的实验模型,同时,另模拟出实验模型所处的现实环境及可能遭受的压力等破坏。以该方式对实验模型进行检测,通过对模型性能的测定确定被测钢结构建筑的性能好坏。模拟实验是一类可信度较高的实验方法,由于所模拟的实验模型及实验环境真实、直观,故检测结果争议性小。但是,由于模拟实验检测周期长,检测技术难度较高,故该检测技术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缺陷。 
破坏性实验技术与无损检测技术二者是相互对应的两种检测技术方式。其中,破坏性实验,即需要通过对待测钢结构工件进行一定破坏以测定其性能的方式。具体步骤为*对全部待检工件进行随机抽样,对抽得的样品进行针对性破坏,在样品被破坏的过程中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即代表此批待检产品的总体性能。破坏性实验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真实、直观,可信度高,但是由于实验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故无法实现对全部产品的整体检测,实验效果不甚全面。 
无损检测技术,与破坏性实验相反,是通过不对待测产品造成任何损伤的办法对钢结构工件实施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法。通过无损检测后的工件可较为明确的获悉其质量水平,是否损伤,损伤部位,等等。同时,工件的物质状态、各方面性质均不会受到破坏。无损检测技术内容丰富,检测**,检测内容覆盖面广,结果可信度高,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项钢结构检测方式。

2020_09_11_10_27_IMG_9998.JPG

钢结构检测鉴定的相关讨论:

钢结构工程中钢梁足主要承力构件之一,由钢板焊接而成.除要求钢板材质满足设计要求外,钢板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达至4设计规定的标准。对接焊缝焊接工艺复杂,易出现未焊透、夹杂物、气孔、热裂纹和冷裂纹等缺陷,尤其是与焊缝连接的母材边缘坡VI的微观缺陷,如弥散状夹杂物和晶问组织不均匀等,这些微观缺陷在焊接热的作用下会产生膨胀,导致焊缝和母材连接处产生较强的热应力,当该应力高至材料本身不能承受时,钢板和焊缝就产生宏观裂纹或延迟裂纹。历史上曾因此而发生过重大事故,所以对钢结构工程巾的钢粱进行无损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I检测依据
钢梁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没有现行地区标准,因此借用JB 4730一1994标准,该标准只适用于焊接板厚为8~120mm的母材,而钢梁对接处板厚多为6mm,嘲此6mm厚钢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无标准可依。工作中曾尝试用此标准对板厚为6~10mm对接焊缝进行*卢检测,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美国ASME和口本JIS Z3060标准对6mm厚钢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工艺规定用距离波幅曲线进行缺陷定量。据此使用现有的超声波探伤设备和试块对钢梁6mm厚钢板对接焊缝进行探伤,发现由于6mm钢板声程短,现有斜探头晶片大,易形成多次反射,焊缝余高反射波干扰严霞而使波形难于辨认,缺陷定量困难。在此通过改变探头晶片尺寸,根据国外标准制作对比试块来满足探伤要求。
2仪器、探头和试块
选用A型脉神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要求仪器性能指标符合ZBY 84标准规定。考虑到厚度只有6mm的钢板超声波探伤,探头近场区对反射波的影响强烈,因此还要求仪器具有抑制近场区杂波的能力。探伤中采用单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探头晶片尺寸为8ram×12ram~9mm×9ram,频率为2.5~5.0MHz,K--2.5~3.0,仪器探头组合灵敏度为35~40dB。根据钢梁上下盖板及腹板的不同厚度,制作一套厚度不同的对比试块,与CSK—I A。CSK—m A标准试块配合使用。制作中要求对比试块材质与被探工件相同,表面不加工,试块内部**陷,焊接工艺、焊缝以及母材晶粒度与被检钢梁-致。

2020_09_11_10_27_IMG_9998.JPG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是单层工业厂房中常见的结构形式,这类结构以其用钢量少、重量轻、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由于对轻钢结构的不熟悉和使用不当,使工程的安全度降低、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本文根据现场检测鉴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认识和建议。
1 平面结构体系现场判定
轻钢结构事故发生的原因体现在设计方面,主要表现在:设计中存在一系列不符合设计规范和规程的技术错误,主要包括计算简图的选取和实际情况不符,支撑系统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构造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和加工制作方面的缺陷。门式刚架结构一般为有多余约束结构体系,对于无设计图纸及其他资料的工程,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可根据结构力学二元体规则(即将二元体的两端铰与任意体系相连,不改变原体系的自由度。显然,从任意体系上拆除一个二元体也不改变原体系的自由度。在任意体系上依次增加,或依次拆除二元体,原体系的自由度数不变)和拆除约束法(对于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可以用去掉约束的方法,使体系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所去掉的约束数就是原体系所具有的多余约束数),对复杂结构或采用格构式构件的轻钢结构*判断结构体系是否为几何可变体系或几何不变体系? 。在运用规则过程中,*应对钢节点性质进行判定。所示为门式刚架斜梁与柱常见的连接形式 ,加劲肋、节点域、端板及螺栓布置等还需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柱板横放,两侧均与斜梁通过4M20螺栓连接,两侧梁端中间作为排水沟,无法形成节点域,且梁柱节点无法作为刚性连接;梁端与柱侧焊接的支撑板通过焊接连接,梁中心线与支撑板中心线没有对齐,无法形成节点域,无法作为梁柱刚性节点,均视为铰接。由于柱脚为两对螺栓的铰接柱脚,该结构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应对节点进行处理以满足刚性节点(实际端板连接并非刚性连接)要求,图2的连接处理方式应考虑排水的要求,避免后续积水对房屋使用造成影响。端板连接节点需要靠端板的紧密结合和高强螺栓的正常工作。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高强螺栓终拧扭矩、螺栓丝扣外露扣数不满足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端板之间存在空隙等情况,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刚架无法形成刚性节点,平面内刚度降低,对结构的受力和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检测过程中,有必要检查高强螺栓终拧扭矩。对于终拧扭矩满足要求而螺栓丝扣外露扣数不满足要求的,可能由于端板厚度根据规程确定 ,由于焊接后板件变形使得端板留有缝隙、涂层、制作误差所致,且端板连接主要技术关键是*高强螺栓的预拉力从而*节点刚度,对于螺栓丝扣外露扣数要求可放宽。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