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检测与房屋的鉴定有什么区别:
房屋的检测是获取数据的手段,鉴定是通过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运算、判断。
二、对于房屋检测鉴定,程质量监督部门给出的检测内容及程序如下:
1、调查房屋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房屋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房屋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
5、检测房屋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承重能力;
7、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保护质量综合检测方案和报告必须按规定报市房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技术审查。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按表8.1.2-1采用;
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ψ<0.2时,取ψ=0.2;当ψ>1时,取ψ=1;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ψ=1;
σ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按本规范第8.1.3条计算;
Es--钢筋弹性模量,按本规范表4.2.4采用;
c--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
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取ρte=0.01;
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对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取Ate=0.5bh+(bf-b)hf,此处,bf、hf为受拉翼缘的宽度、高度;
As--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
d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mm);
n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根数;
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和刚度增强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已经提出楼板对框架梁的抗弯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增强作用,但是该认识始终只停留在定性的层面上,至今为止未能给出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影响的量化公式。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现浇楼板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试图找到并量化楼板的作用,期望通过简单准确的设计方法将其列入实际的结构设计中来,使得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较好地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目前,多从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柱梁抗弯承载力比、节点支座处的实际负弯矩、楼板作用对框架塑性铰发展的影响、楼板内钢筋的影响、板有效宽度的确定等方面,对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抗弯承载力和刚度增强作用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
在进行框架结构计算时,梁、柱的刚度对结构的受力有较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强柱弱梁”机制能否实现。框架柱的刚度主要与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截面尺寸有关,而框架梁的刚度不仅与材料弹性模量和截面尺寸有关,还与现浇楼板的厚度及结构跨度有关。
在结构设计时,通常采用一个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即一般需将中梁和边梁的刚度按原框架梁矩形截面刚度分别乘2.0和1.5。这仅仅是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刚度考虑了楼板的增强作用,而对框架现浇楼板内与梁肋平行的钢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能力的问题没有做出明确考虑。实际结构中楼板钢筋参与框架梁受力的钢筋很可能超出框架梁自身配筋面积的10%以上,从而导致《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强柱弱梁”要求实际上无法实现。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结构材料状况检测与评价
(1)混凝土强度测定:现场测定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是工程中经常要求测试的项目,目前测试方法主要有回弹法(即schmidt锤法或表面硬度法)、超声波法、超声波一回弹综合法、贯入法、断裂法、拔拉法、拉脱法和取芯样试验法等。
(2)构件材料缺损的检验:混凝土构件中常见的缺损有裂缝、碎裂、剥落、层离、蜂窝、空洞、环境侵蚀和钢筋锈蚀等。钢构件的缺损主要是锈蚀、裂缝、机械损伤、局部变形、焊缝缺陷和防护层损坏等,其中包括由于应力集中和疲劳等引起的裂缝。(3)钢筋锈蚀的评价技术:混凝土的密实度、渗水性、含水量、含氯盐量、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不足和开裂等缺损,是导致钢筋锈蚀的诸多因素,反之,钢筋锈蚀又促使混凝土进一步破损。对钢筋锈蚀的评定技术可分为直接评定和间接评定两种。
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危房鉴定程序及评级标准
⒈鉴定程序本次房屋危险性鉴定按下列程序进行:
⑴根据委托要求确定鉴定范围和内容;⑵鉴定实施前应调查、收集和分析房屋原始资料,并进行现场查勘,制定检测鉴定方案;⑶根据检测鉴定方案对房屋现状进行现场检测,必要时采用仪器测试、结构分析和验算; ⑷房屋危险性等级评定应在对调查、查勘、检测、验算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⑸出具鉴定报告,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