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结构安全检测鉴定公司
人行天桥/雨棚/连廊安全检测鉴定需要主要哪些事项:
1 钢结构裂纹的检测可分为外观检测、表面及内部缺陷检测。
2 采用外观检测法时,应将裂纹附近10mm~20mm金属上所有飞溅及其它污物清除干净,应用砂纸将被检部位打磨干净,然后用浓度为10%的酒精溶液将其浸润,擦净后可通过肉眼观察,并借助标准样板、量规和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检测。
3 采用橡皮木锤敲击法时,应用包有橡皮的木锤敲击构件的多个部位,声音不清脆、传音不匀则表明有裂纹损伤存在。
4 采用10倍以上放大镜检查时,应在有裂纹的构件表面划出方格网,再进行观察。
5 采用滴油扩散法时,应在构件表面滴油剂,无裂纹处油渍呈圆弧状扩散,有裂纹处油渗入裂缝,油渍呈线状扩散。
6 无条件进行非破坏性检验时,可采用折断面法进行检测,或采用对裂纹进行局部钻孔检查的方法检查焊缝内部的裂纹。采用折断面法进行检测时,应预先在裂纹表面沿裂纹方向刻一条长约为构件厚度1/3的沟槽,然后用拉力机或锤子将试样折断,并保证裂纹在沟槽处断开。
7 采用超声检测法对母材壁厚为4~8mm、曲率半径为60~160mm的钢管对接焊缝与相贯节点焊缝进行检测时,应按照《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执行;对母材厚度不小于8mm、曲率半径不小于160mm的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对接全熔透焊缝进行A型脉冲反射式手工超声波的检测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 检测前应对探测面进行修整或打磨,清除焊接飞溅、油垢及其它杂质,表面粗糙度不应**过6.3μm。2 根据工件的不同厚度,选择仪器时间基线水平、深度或声程的调节。3 当受检工件的表面耦合损失及材质衰减与试块不同时,宜考虑表面补偿或材质补偿。4 耦合剂应具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同时应便于检测后清理。5 探伤灵敏度不应**评定线灵敏度。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应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6 对所有反射波幅**过定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较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长度。7 在确定缺陷类型时,可将探头对准缺陷做平动和转动扫查,观察波形的相应变化,并结合操作者的工程经验,作出大致判断。
8 射线照相检测法,可用于钢结构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的表面和内部缺陷的检测,应按照《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23)的要求执行。射线照相检测应按照布设警戒线、表面质量检查、设标记带、布片、透照、暗室处理、缺陷的评定的步骤进行。在确定缺陷类型时,宜从多个方面分析射线照相的影像,并结合操作者的工程经验,作出大致判断。
人行天桥/雨棚/连廊安全检测,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相关的施工检测规范,对建筑钢结构工程材料及焊接质量的检测有以下要求:
一、检测单位必须**省级及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钢结构专项检测资质,并**相应的计量认证资格。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探伤方法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资格证书且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备案登记。
二、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三、对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应实行进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成品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复检,并应经(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见证取样、送样。1、钢材1)、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2)、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在甲方、监理见证情况下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⑴、国外进口钢材;⑵、钢材混批;⑶、板厚等于或大于40mm,且设计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⑷、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⑸、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⑹、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天桥/雨棚/连廊安全鉴定一站式服务机构
一、专业钢结构天桥/雨棚/连廊安全鉴定,钢结构常用的荷载组合方式如下:
为了使内力组合较为合理,笔者将悬挂荷载作为单独工况列出。以下为常用的荷载组合(无吊车的情况),用于承载力验算,可供读者参考。
1.1.2(恒载+悬挂荷载)+ 1.4屋面活载+1.4楼面活载
2.1.2(恒载+悬挂荷载)+ 1.4屋面雪载+1.4楼面活载
3.1.0恒载+ 1.4左风载
4.1.0恒载+ 1.4右风载
5.1.2(恒载+悬挂荷载+ 0.5楼面荷载+ 0.5屋面雪载)+1.3左地震
6.1.2(恒载+悬挂荷载+ 0.5楼面荷载+ 0.5屋面雪载)+1.3右地震
7.1.0(恒载+悬挂荷载+ 0.5楼面荷载+ 0.5屋面雪载)+1.3左地震
8.1.0(恒载+悬挂荷载+ 0.5楼面荷载+ 0.5屋面雪载)+1.3右地震
9.1.2(恒载+悬挂荷载) + 0.9(1.4楼面荷载+1.4雪载+1.4左风)
10.1.2(恒载+悬挂荷载) + 0.9(1.4楼面荷载+1.4雪载+1.4右风)
11.1.35(恒载+悬挂荷载)+1.4x0.7(楼面活载+屋面活载)
12.1.35(恒载+悬挂荷载)+1.4x0.7(楼面活载+屋面雪载)